首页 | 学院概况 | 师资队伍 | 学科科研 | 教务教学 | 研究生教育 | 党建之窗 | 学生工作 | 招生就业 | 水之源 | 综合治理 | 工程教育认证 | 网站导航 
 
  水文化

 水文化 
 水利动态 

 

热点文章
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水之源 > 水文化 > 正文
详细信息
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及本质
2011-06-22  

天人合一,人类就是在山山水水中孕育出来的,自始就与山水相依存。山水,是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所,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础,为人们提供了生活资源,好像母亲的乳汁养育着她的儿女;山水,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,人们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,从事着多方面形形色色的活动。人有生存、发展、享受等多种多样的需求,适应这些需求而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,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,使自身的需求、智慧、能力凝聚于山水之中,也就是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,从而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积累起丰富的山水文化。自然环境本身不是山水文化,而是它赖以生成的客观条件;山水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,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晶。山水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创造的过程,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,人类的各个方面的进步,人对山水的需求和关系自然也在演变。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,注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,体现出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。

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分析,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优越的客观自然条件,中国位居欧亚大陆的东部,太平洋的西岸,深入大陆腹地,背山面海,既是大陆国家,又是海洋国家,地理位置十分理想。中国到底有多少山?历来各说不一。据今人统计,大山名山主峰达779座,既有高插云天的世界屋脊,又有连绵起伏的莽莽林海,也有奇峻峭险的山岳,还有幽邃秀丽的层峦叠嶂,构成各种异彩纷呈的奇山胜景。从天空中俯视这迷人的神州大地,又可以看到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泽。中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,有大小河流5万多条,其中长江,黄河横贯南北中国,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。黄河,公认为中华民族的摇篮,古老文明的象征。“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,李白的这一千古名句,是黄河从青藏高原奔向渤海之滨的真实写照。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,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,近年来考古发现证明,这里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。长江如奔腾的巨龙全长6300公里,流经9个省,在上海注入东海,沿江名胜古迹目不暇接。它是我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,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公里,素有“黄金水道“之称。此外,诸如淮河,钱塘江,珠江,黑龙江,澜沧江,雅鲁藏布江等,都各有自己的特色。中国又有大大小小的天然湖泊达24800多个,其中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3个。鄱阳湖,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,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,是长江的重要调节湖泊。洞庭湖,也与长江相吞吐,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这样描绘这里的景色:“含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;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”。这里充满传奇色彩,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。太湖,浩瀚如大海,自成天然图画,沿岸和湖中诸岛为吴越文化的摇篮。青海高原的青海湖,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,也是全国第一大湖,有40多条河流注入其中,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,湖面海拔约3200米。这巍巍高原上的青海湖滨,自古就是藏汉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之地。除这些著名的大湖之外,还有许多名湖,如杭州的西湖,武昌的东湖,昆明的滇池,大理的洱海,肇庆的七星湖,天山的天池,宁安的镜泊湖,吉林的松花湖等等,虽然面积不很大,但它们都别具风采,个个灿若明珠。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之间,又涌现出无数的流泉飞瀑,有的成为举世闻名的奇观。中国有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,从大连旅顺口,到秦皇岛北戴河,到胶东半岛海滨,到鼓浪屿,以至三亚的天涯海角,其中点缀着一个个秀丽的海滩和神奇的岛屿,宛如一条镶嵌着闪光宝石的项链。中国幅员辽阔,地貌复杂,气候兼有寒温热三带,宜于各种生物的生长。如果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,那么中华民族的母亲就是一个天资玉质的美人!

中国历史悠久,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。近年来,考古发掘的新收获,更使人们看到8000多年前文明曙光吐露的光点,显示出中华文明的起源萌发于多中心。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中,不同时期的人们受社会条件的制约,总是从当时自身的需求出发,根据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实践能力,相继把山水视为使用的对象,崇拜的对象,审美的对象以及科学研究的对象,与山水结成相应的对象关系,在山水中进行各种有关的活动,遗留下宗教文化,审美文化,科技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文化。

人与山水的关系发端与人来生存与发展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,在这种对象关系中实用性具有至上的意义,人类的文化就是从这里起步的。在中国山山水水中,留下了中华民族利用、改造自然的许许多多遗迹和传说。我们是炎黄子孙,炎帝和黄帝都是人文始祖,他们的故里和陵园都成了寻根祭祖的圣地。据《国语·鲁语》记载,宝鸡的天台山麓,姜水之滨,是炎帝的诞生地,与地下发掘出来的文物相互印证。这里处处有炎帝的遗迹,屹立在炎帝园里的炎帝祠,是三层多级台阶的高大古式建筑,给人以雄伟、庄严、典雅之感。宝鸡天台山已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。炎帝陵,山峦叠翠,山水相映,也是一处幽静古雅的风景名胜区。红墙黄瓦的炎帝陵殿,坐落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之中。炎帝陵园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这是理所当然的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和《黄帝本行纪》都记载着:“黄帝崩,葬桥山”。桥山顶上古柏丛中的黄帝陵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千百年来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到这里来寻根探源。夏禹这位古代治水英雄的遗迹和传说遍布名山大川。夏朝兴起在嵩山,著名的启母阙就包含夏禹治水的功绩。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,相传就是夏禹用神斧劈开的。衡山的“禹王碑”庐山的“禹王崖”等,都和他制服洪水的事业联系着。会稽山上有禹陵,禹庙,相传大禹就葬在这里,为著名的纪念性古建筑群。山水中诸如此类的遗迹和传说,可视为历史上的文化现象,反映了我们的先人开发锦绣江山的丰功伟绩,是山水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光辉,渲染上古老而神奇的色彩。

宗教活动和山水的开发有着密切关系,中国山水文化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宗教内容。人对山水的崇拜,是人与自然的原始宗教关系的体现。人受惠于自然,取之于自然;同时,又受制于自然。人对自然有敬的一面,也有畏的一面。在文明发展的初期,人们由于对自然的敬畏,相信山川有播风雨的神力,从而开始了最初的山川祭祀。此后,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,这种自然崇拜被归纳为对田地的崇拜。当帝王出现后,与天地相交通的职权也随之被最高统治者所掌握,天子祭祀天地的场所逐渐神圣起来,显示出从自然崇拜走向神道设教的政教结合。所谓“五岳”“四渎”,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基础上形成的。《礼记·王制》中说“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。五岳视三公,四渎视诸侯”。五岳:泰山,衡山,华山,恒山,嵩山,各有独特的雄姿,又有超凡的地位,两者相得益彰。四渎,指的就是长江,黄河,淮河,济水,《尔雅·释水》说:“江、淮、河、济为四渎,发源注海者也”。因为那时淮河,济水都是独流入海的,所以把它们与长江,黄河并列。泰山为五岳之首而显赫于群山,除地理位置和山势宏伟外,更重要的是历代君主在此封禅,奉之为与上天通接的圣地。这些皇帝到五岳封禅、巡狩,或树碑立传,或建庙塑神,留下了各种弥足珍贵的文化遗迹。

“世上名山僧建多”!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,就逐渐与山水结下不解之缘。山林幽深,云雾缭绕,寺庙坐落在这样的地方,更显出佛的尊严和神秘,同时也适合佛徒修心养性。佛因山而显赫,山因佛而著名。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起,五台山就开始兴建佛寺,成为我国最早的佛教名山。此后,蛾眉山、九华山、普陀山相继崛起,形成举世闻名的四大佛教名山。此外,佛教各宗派的祖庭也多在山清水秀的地方。中国佛教名山数以百计。这些佛教名山不仅记录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,而且又是各代文物荟萃的场所。历代的建筑家,雕塑家,绘画家,书法家等各色艺人和能工巧匠,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杰作。历代高僧,名士,文人学者的遗迹,也引起人们无限的兴趣和追念。佛教名山同时又是保存着形形色色的文物的文化宝山。佛教信仰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。

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古老宗教,和我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密切关系。东汉顺帝时,张道陵创道于四川鹤鸣山,曾在青城山、龙虎山等清幽之处修道炼丹,奉先秦老子为教祖,以《道德经》为主要经典,同时又承袭了古代的巫术和神仙方术。道教宣扬修道成仙,追求超凡脱俗的“仙境”。神仙信仰起源神话传说,古代神话有昆仑和蓬莱两大系统,都和山水联系着。道教认为,除了升天的神仙,还有一些“地仙”,居住于十洲三岛,洞天福地。十洲三岛在四海之中,三岛就是蓬莱,方丈,瀛洲;洞天福地则在陆地之内,包括十大洞天,三十六小洞天,七十二福地。唐代道士司马承祯编集的《天地宫附图》,杜光庭的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,对十大洞天,三十六小洞天,七十二福地都作了详细的叙述,按照道教的说法,都有上仙或真人领治,为仙真修炼得道之处。这些名山胜景都有实指之地,大多是唐代以前道教活动集中的场所。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”自古以来,一些洞天福地成了人间的佳境,道侣期荫仙风栖息于此,游人仰慕名胜寻迹而至。为道教所染迹的山水,其中就沉淀着中国特有的文化。

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善自身,使自身的感觉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。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的先人逐渐对自然界产生了审美需求,以审美态度对待山水,与之建立起审美关系。山水美是一种精神价值,是人和自然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亲善而又和谐关系的特殊体现。人与山水之间审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,本质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表征。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,我们的先人超越实用观点和宗教观点看待自然,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,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。《周易》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天与人是相通的,认为山川等自然现象的“象”,昭示着人事,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。这种思想包含着原始宗教和自然崇拜的性质,但已注意人与自然精神上的感应,显示出审美关系的过度。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,把对山水的崇拜升华为一种审美的境界。山水何以美?孔子回答了这个问题,明确的提出了“比德”说,据《论语·雍也》记载,他指出: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;知者动,仁者静;知者乐,仁者寿。”孔子强调道德品质的修养,认为山水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属性有类似之处,人们在山水的观赏中可以获得对自身人格力量的一种审美体验。在孔子的思想中,“仁”是至高的精神境界,把山和“仁”联系起来,可见在他心目中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。老子厌恶黑暗的社会,他主张返归自然,以保持纯真的天性。庄子向往和追求自由,认为山水是返归自然的理想场所,《庄子》中说: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,“山林欤,皋壤欤,使我欣欣然而乐焉!”这种对山水的精神需求,促进了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发展。到了魏晋南北朝,人对自然美的观赏进入了自觉的时代。陶渊明在《归园田居》中写道:“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。”的确,他是自然美的探寻者,最早从山水田园中发现合乎本性的美。谢灵运在《游名山记》中说:“夫衣食,人生之所资;山水,性分之所适。”在他看来,山水的审美价值在于适应人的性分之求,使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,宗炳在《画山水序》中提出了“澄情味象”的观点,说明主体以一种虚静的情怀去玩味山水的形象,这就把握住了审美感受的重要性。同时,他又指出欣赏山水在于“畅神”,使人的精神得到自由和解脱。

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觉醒,对山水的审美需求随之发展,这在山水文化形成过程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,渗透在山水文化的各个方面。在这样的基础上,游览山水之风日渐兴起,许多奇山胜景吸引着游客,庐山、黄山、雁荡山、武夷山、长江三峡、桂林山水、杭州西湖等等,逐渐成为著名的风景区,与此同时,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学艺术应运而生,五彩缤纷的山水审美文化蔚为大观,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发展。中国以山水之美著称,有以诗国名世,山水引发出无数诗篇,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中说:“庄老告退,而山水方滋。”范文澜、钱钟书认为山水诗形成于东晋,它的奠基人公认为谢灵运,朱自清在《经典常谈》中称他为“第一个在诗里全力刻画山水的人”。到了唐代中国的山水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,涌现出一座座高峰,取得了辉煌成就。此后,经久不衰,历代山水诗异彩纷呈。与山水诗并驾齐驱,描摹山水的游记也渐渐发展起来。这类作品可以更自由更充分描绘锦绣山河,多方面展现作者的审美体验,各具时代特色和鲜明个性的名篇佳制层出不穷。中国的名胜之地,随处可见楹联。它融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于一炉,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,历代才识之士置身于大好河山之中,往往触景生情,抚今怀古,题词兴联,留下自己的观念和思想。许多楹联佳构,有的描绘景色,有的借景抒情,有的寓蕴哲理,有的就题发挥。虽然寥寥数句,但往往洞幽烛微,收画龙点睛之效。这种种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审美创造的结晶,又都为山水添辉增彩,使描写对象名扬四海,而又从多方面沟通人们难于山水之间的关系。在世界上,中国又是山水画出现最早和最发达的国家,在谈到个中原因时,黄宾虹《山水画语录》指出:“中国大地,无山不美,无水不秀”。“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,亦写吾人之心”。历代著名画家的山水杰作,为中国的山水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。中国的山水园林也很有特色,它是从欣赏发展起来的。这一切显示了中国山水文化日益丰富的内容,也反映出了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发展在山水文化形成中的意义。

中国历史上的山林文化,是中国山水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又一动因。山林文化可以称为隐逸文化、闲情文化,是相对庙堂文化、载道文化而言的。一般说来,儒家文化属于庙堂文化,道家文化属于山林文化。两者在思想体系上具有不相容性,但又有相成的方面。儒家是主张积极入世的,儒生“慨然以天下为己任”。然而儒家又主张“士志于道”,《论语》中说:“邦有道则仕,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”。“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”。所以,在儒家人生哲学里又有: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。在中国历史上,读书人凭征聘和科举进入仕途,宦海浮沉,升迁不定,进退莫测。他们不仅需要积极有为的精神,又得有消极恬退的思想准备。一些读书人,或仕途失意,或不满时政,既要坚持“志于道”,又希求自由和解脱,山水之间就是最好的去处。儒道两家的传统在他们的心灵中交融,又适应对山水的审美需求,往往隐居林泉,寄情山水,读书著述,随性所致,从而留下他们的种种遗迹。同时,当隐士有时也是一种人仕之路,一旦名气大了,可以平步青云,所以有“终南捷径”之说。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逐渐形成习业山林的风气,深山幽谷出现了一些起私人隐居读书治学之处。宋初,经连年战乱之后,官办的学校遭到了破坏,学者们择名山胜地建立书院,作为聚徒讲学和研究学术的场所。这种书院在当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体制,它们的诞生是我国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。在众多的书院中,最负成名的当推庐山的白鹿洞书院、岳麓山的岳麓书院、石鼓山的石鼓书院、嵩山的嵩阳书院,当时被誉为天下的四大书院。

长期以来,我们的前人从认识、利用、改造山水出发,对山水采取科学态度,遵循自然规律使之为人类服务。四川灌县岷江上游的都江堰,是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,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及其子二郎所建。它由鱼嘴、宝瓶口、飞沙堰三部分组成,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人高超的科技水平,为四川成为“天府之国”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。这里山清水秀,又有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、伏龙观等名胜古迹,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。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800公里,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开凿的河道。最早始凿于春秋战国时期,隋朝根据当时的需要大规模地挖掘运河,形成以京都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系统,到了元代又以北京出发点把运河改成直线,这就是现在的沟通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、钱塘江五大流域的京杭大运河。千岛湖,是拦截新安江而建成的大型水库,“湖在山中,湖中有山”,1000多个山峰成了岛屿,因而获得这样的美名。新安江水电站,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大型水力发电站。千岛湖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,湖水清澈,群山叠翠,山青、水秀、洞奇、石怪誉为这里的“四绝”。龙山位居湖心,满山为葱茏的林木所覆盖,宛若苍龙出水。山上有海瑞祠,还有龙山书院和观音洞等遗迹。许多岛上还放养着多种动物,其中有鹿岛、猴岛、鸟岛等。风光迷人的千岛湖,成为富春江——新安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适应环境保护和科学发展的需要,我国先后建立了众多自然保护区、高山植物园等,为科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。通过以上几个例子,足以见出山水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科学的作用。

从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,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本质。简而言之,山水文化就是蕴含在山水中的文化沉积,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化现象,也可以说是以山水为载体或表现对象的文化。从哲学意义上说,山水文化就是人化的山水,使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结晶。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,就在于动物被动地适应自然,而人则通过改造自然,使自己适应自己的要求。山水的人化,使山水符合人的需求,从而打上人的印记,其中包括实用的、认知的、宗教的、审美的层面,它们之间相互联系,彼此制约,或是山水改变面貌,或是山水人情化,孕育出多种多样的山水文化现象。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,它的感知的能力和掌握对象的能力,制约着他的需求和目的。他只能按照自己现实的需求和目的,选择对象不同的局部、方面、层次作为开展对象活动的客体。由于主体本身的需求、目的和对象化能力不同,指向同一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就有不同的意义,建构起不同性质的对象关系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类文明不断推进,人们掌握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,人与山水的关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,因此山水文化总是处于继往开来的发展之中。中国山水文化,就是我们的先人在长期实践中与山水形成各种对象性关系的产物,凝聚着一代代炎黄子孙的意向、智慧、力量和情感,展示出对于真、善、美的不断追求,这宝贵的财富是自然和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厚赐。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 

地址:中国 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(瑶湖校区)邮编:330099